扬州市宝应博物馆藏的两件不寻常的革命文物——一幅相片和一床被单。它们是宝应籍革命烈士王石先同志的遗物。遗像中的王石先身着新四军军服,英姿勃勃,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。他曾使用过的军绿色薄棉被单,长82厘米,宽53.5厘米 ,充分体现了一名中共党员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。
王石先,原名王彩麒,1912年出生于宝应县郭桥乡。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担任县政府助理秘书、陶林村负责人等职务。1941年冬,新四军五十四团民运工作队来到临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。王石先在家乡经营的王石记南货店建立了地下交通站,他积极投身于地下党秘密的革命工作,为民运工作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。1946年7月,苏中战役打响,他作为县政府助理秘书,亲自带领600多条民用木船支援前线,出色完成了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。1947年,王石先在担任陶林区负责人期间,多次率领区游击队阻击敌人。有一次,他带领游击队乔装深入敌巢,活捉敌保长1人、还乡团9人,缴获长短枪8支。
1947年3月6日,王石先到秋月乡苗家庄开展动员民众工作,抵制还乡团复田倒租,不料与还乡团10多人遭遇,在奋力搏战中不幸壮烈牺牲。这名我党优秀的共产党员,生前曾是一名地下交通员、支前英雄、游击队员。为了坚定践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,英勇奋战在革命第一线,直到献出宝贵生命的最后一刻。红色故事蕴涵不变初心,红色文物映照如磐使命。
2005年,王石先烈士的遗像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,成为宝应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,讲述革命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。王石先烈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忠诚,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。他英勇无畏、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精神,永远激励我们攻坚克难,不畏艰险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!